貓真的是液體的,至少這個日本文具賞蓋戳了
總結(jié)一下我對文具市場的觀察,大概就是:你笑差生文具多,差生笑你看不穿:)
可不是嘴硬。買文具這件事可能與收藏癖有關(guān),但不一定與勝負欲有關(guān),不是任何文具都能輕易撬開錢包——要奇形怪狀大可以買玩具,要天馬行空就去買海報買卡片買平面周邊,不好用、不好裝、買不起又如何稱得上“文具設計”呢?
是的,文具設計講究的是一種日常之美,看上去平平無奇但暗藏了或真摯或好笑的巧思??戳私衲耆毡疚木咂放芐un Star的文具大賞作品,更想對設計師喊出那句:請問你們真的沒有創(chuàng)作瓶頸期嗎?
Sun Star(サンスター)是一家昭和27年,也就是1952年就成立的老牌文具商。但它們卻相當與時俱進,鐘愛一些暗藏玄機的現(xiàn)代文具。和國譽文具賞的風格相比,沒有過強的概念感,不是“未來”而是“當下”就可以收入囊中之物。最令人動容的便是其中的洞察——這些你我都想到過,怎么就沒有想到和一塊橡皮,一支筆結(jié)合呢?

全場大獎
Chatori
設計師:白川勝悟


這是什么?是小鳥,還是一只小船。答案是二者皆可,把船卷起來,貼上兩端的粘著面,就會變成鳥的形狀。打開的話會變成對話框的形狀,好似漫畫中手寫的聊天。
不管是西方童話《快樂王子》中的燕子,還是古代詩歌“青鳥殷勤為探看”的句子,都證明了小鳥是傳遞信息的一把好手。(當然啦,推特也是)而標簽也是為了傳遞信息而存在的,于是便產(chǎn)生了這一洞察。同時,這一設計最可貴的點在于不挑受眾,折法毫無門檻,能讓每個人都能get到以上的形狀。

優(yōu)秀獎
還不錯的仿木棒(ちょっといい棒)
設計師:森山慶一郎

還記得童年撿了樹枝在地上劃分領(lǐng)地嗎?設計師把這個體驗具象化為巨大木棒形狀的粉筆了。他觀察到,后疫情時代,游戲變得更加室內(nèi)化、個人化。而畫得很大的地面涂鴉是一種傳統(tǒng)的單人游戲,也是一種即使不說話也能和人共享快樂的交流手段。
但他也坦然承認,畢竟是粉筆還是很容易斷的,不過評審團認為這一「許容限度」(有點類似賞味假期)的存在也非常有趣。

貓橡皮(ネコゴム)
小本崎慎悟

“貓是液體的”,至少sun star文具賞蓋戳了。設計師認為,喵喵的潛力超乎人的想象,面對任何空間都靈活應對,改變形狀。于是用橡皮擦來表現(xiàn)它們這一特點,人在使用時可以有意識地多用某一邊、少用某一邊,最終使橡皮貓變成自己喜歡的一面,長期使用也會讓人產(chǎn)生留戀,就像養(yǎng)貓一樣(?)
同時評審團認為,這不光聽起來有趣,還是一個將橡皮擦從消費的東西變成創(chuàng)造的東西的劃時代的想法,“在塑造貓時,可以享受自然形狀的變化,也可以從一開始就制作自己喜歡的貓,不管怎么說,都在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價值。沒有人會抗拒做一只引以為傲的小貓吧!”
雖然不排除有貓控混入評審的嫌疑,但這個洞察確實能形成一種啟發(fā)想象力的思維訓練。不過,就這兩只咕嚕咕嚕的眼睛,誰說不能是《千與千尋》里的煤炭球呢?

殿堂鉛筆盒(殿堂入リペンケース)
品田尚志

你想過如果自己能建一個殿堂/博物館,會是什么樣嗎?這位設計師想到了一個很熱血的點:來紀念你為學習燃燒過的多巴胺吧!
這個像珠寶盒一樣的容器,設定了不同質(zhì)地的筆的凹槽,只有將它們用到等于或小于這個程度,才能放進去——而毫無疑問,這些爛筆頭就代表了你擁有好記性的努力過程。
評審團認為,這非常適合認準一個目標永不言棄的人們,肯定了努力的價值,由于完成效果非常美麗,放在時尚雜貨店也未嘗不可。

不自由冊(不自由帳)
窪田嵩哉

兒時的自由冊給你自由了嗎?據(jù)說可以讓你隨意發(fā)揮的空白本子上,真的填滿字了嗎?承認吧,對于我們來說(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過度的自由反而是一種擺爛。
于是這位設計師反其道而行,搞了一個《不自由冊》,在每頁寫了這頁該寫什么、寫多少字,關(guān)于XX的內(nèi)容應該放在第幾頁,省去了好些摸魚的功夫——不用擔心為什么字寫著寫著越寫越高,也沒有多余的空間讓你在開會的時候順手涂鴉——不自由幫你自律,再給你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