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但是真人版
拒絕合影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沒洗頭、沒化妝、不上鏡,甚至還聽過一個離譜又令人信服的理由——這次的妝造&穿搭之前已經發(fā)過社交網絡了。
說來說去,不過是「今天的臉沒發(fā)揮好」,那么,如果用一招「換頭術」,是不是就能保證隨時隨地拍出高質量出片?
2016年,instagram出現(xiàn)了一個名為「bookfacemagazine」的賬號。顧名思義,它收集了一系列臉+書的錯位攝影。至于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它也在自我介紹一欄如此說道:More Bookface. Less Facebook。希望大家將用在社交網絡上經營自我形象或唇槍舌戰(zhàn)的時間騰出來留給書本。
看了這些“不費力贏很大”的擋臉照,是不是感覺下次拍獨照、合照、全家福都有了新思路?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想起來TOPYS曾經介紹過的、以COS書籍封面而出圈的俄羅斯書店,那么不妨點此回顧。)

#風景組
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似的……這不就找到了?

第一眼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

不論去到哪里,想到的都是快樂的小狗啊。

#兒童組
想要找回丟失的帽子?那直接送你一個新皮膚好嗎?

不喜歡小熊的話,小貓也可以,是不是尺碼正好?

送你一只魔法小鳥。

一本關于自閉癥的書,由兩個快樂的小家伙共同演繹,希望能帶來新的能量。

#氛圍組
一本關于女性個人選擇與命運之書。真正的氛圍感,不用擠眉弄眼,站在那里就好了。

用干凈的色彩搭配,恰到好處地還原了封面神秘的剪影。

奇怪,這人怎么玩手機也能玩出一種宿命感。

延續(xù)了海天連成一線的構圖,一張典型的黑膠唱片封面。

#趣味組
穿上POLO衫也毫無違和感的藍精靈先生。

西方神話版竇爾敦。

幸會,酗酒前的元氣馬男波杰克。

一切還得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個叫希區(qū)柯克的男人說起。

然后,事情就變成這樣了(不是。

順便插播一位詭異的參賽選手,別人秀創(chuàng)意,這位秀核心(可惡被他裝到了。

看完以上的花式拍照法,下次遇到好久不見卻又瞻前顧后不愿合照的朋友,是不是有辦法治TA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