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圣誕樹不一定是真的“樹”
圣誕節(jié)快到了,有不少生活方式博主已經(jīng)開始秀出那掛滿閃閃發(fā)光裝飾物、快要頂?shù)教旎ò宓娜A麗圣誕樹,就算家里沒那么大地方,再不濟也要從宜家買一顆盆栽型的迷你圣誕樹裝飾起來。
擁有一棵圣誕樹是唯一的節(jié)日氛圍感方案嗎?當然不是。再說了,使用率低、收納不便的節(jié)日物品不算是大多數(shù)人的剛需,想要感受圣誕節(jié)的歡欣與雀躍,大可以從在生活場景、烹飪擺盤、穿搭配色等方面入手,增加紅綠白色或節(jié)日元素,一樣能實現(xiàn)滿滿的圣誕感。
同樣的道理在廣告海報設(shè)計中也一樣,也許,有了設(shè)計師們高超的障眼法,圣誕樹不一定是真的“樹”,也能做到節(jié)日色彩分毫不減。
Afternoon Tea
拾級而上,步步趨近的圣誕氣氛

設(shè)計師吉田ユニ(Yuni Yoshida)為日本下午茶文化品牌Afternoon Tea在2013年做圣誕海報時又拿出了自己創(chuàng)意造型的看家本領(lǐng),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透視原理將分別鋪上紅綠色地毯的樓梯和走廊變成了圣誕樹。
雖然沒有樹,但圣誕樹上該有的東西一樣都不少:“樹”上掛滿了具有品牌象征意義的蛋糕西點、茶杯茶壺、玩具,還纏上了燈串,“樹”下堆滿了禮物盒,視線盡頭-“樹”頂上的星星最終完成了這道命題作文的點題。
Carla
給二手一個機會,讓美好與善意年年上演

人們往往對圣誕樹下堆滿的嶄新禮物充滿期待,但其實舊東西也能講一個不錯的故事,就像廣告公司DDB于2017年為奧地利二手商店品牌Carla創(chuàng)建的圣誕廣告,用二手商店里常見的衣架組成了一棵圣誕樹,講述了一種二手生活節(jié)日敘事。
圣誕樹以及其他一年才用一次的節(jié)日裝飾只是用過即棄的話實在太浪費了,不妨循環(huán)使用往年的圣誕裝飾并捐出閑置的,讓美好和善意一年年不斷上演。Carla同時也呼吁人們捐出閑置的衣物、玩具、書記等二手物品,以幫助Carla所屬的非營利組織Caritas,用二手售賣得到的善款惠及有需要幫助的人。
AIAIAI
按下快進鍵,從圣誕躍進新的一年

丹麥耳機品牌AIAIAI的圣誕樹得來全不費功夫,因為它隱藏在音樂應用里??纯窃陔s志上的廣告,是兩個綠色等邊三角形組成的圣誕樹,九十度旋轉(zhuǎn)雜志再看到的就是常見的快進按鍵。
一個簡單的符號同時合理地呈現(xiàn)了節(jié)日信息和品牌屬性,具有雙重意義。在看見圣誕樹之后,如果按下這個快進鍵,時間會加速,更快地邁進新的一年,你會對此充滿期待嗎?
梅賽德斯奔馳
安全是冬季輪胎圣誕樹的名字

從品牌自身屬性中挖掘節(jié)日信息圣誕廣告屢試不爽。如圖所示,2007年圣誕節(jié),奔馳為廣大車主準備的圣誕禮物既是一棵圣誕樹,也是一組便于圣誕回家、尤為適合在雪地里行駛的冬季輪胎特惠,購買一組4個輪胎即可享受75歐元的優(yōu)惠。
輾過雪地的輪胎沾上了一顆白色的圣誕樹,真是一個美麗的巧合。但奔馳冬季輪胎的特殊紋路絕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其更大的功用在于在低溫天氣(7攝氏度通常是一個臨界點)保持彈性、表面面摩擦力等性能,以保證安全駕駛,這棵圣誕樹暖心也安心。
嘉士伯
最瘦的圣誕樹,最大的啤酒肚

綠色的嘉士伯似乎生來就自帶圣誕樹的基因,來自嘉士伯啤酒的這棵圣誕樹,一看就寫著酒鬼、派對的名字。如同海報上的slogan所言,用“瘦身”過后的細瓶易拉罐裝嘉士伯啤酒搭建的圣誕樹可能是世界上最苗條的圣誕樹,但全都喝完了也可能會收獲一個不小的啤酒肚。這圣誕樹雖好,可千萬別貪杯。
除此之外,還有一棵玻璃瓶版的嘉士伯圣誕樹,它更適合生長在冰箱里,還自帶一種打開冰箱門就能收獲的驚喜感。當然,喝不了酒的朋友們完全可以替換其他飲料,同樣的操作也可以得到一棵圣誕樹。

星巴克
嘬一口奶油樹,齁了一整個冬季

無論是上文那由啤酒組成的圣誕樹還是這奶油堆出來的圣誕樹,它們也許有另一個更讓人心驚的名字,“熱量之樹”,它們美在節(jié)日后幻化我們身上的一塊贅肉(不是。
星巴克在2003年的圣誕季除了發(fā)布了最新一款紅杯,還讓三杯奶油頂濃厚的節(jié)日特飲列隊排排站,拍了一張圣誕廣告大牌。當紅色背景和紅杯兩者的顏色幾乎融為一體,視線中心必然是那宛如是那棵被雪蓋的“圣誕樹”,紅杯上的小人兒是否正是圍繞著這棵樹翩翩起舞呢?
Burti Grphics
好一棵五彩斑斕的綠

究其本源,圣誕樹是一棵常青樹,它往往是綠色的,但又綠得各有不同,圣誕樹的綠是哪種綠呢?這家巴西印刷公司Burti Grphics給出了答案——一份綠色色卡鋪開,便成了一棵圣誕樹。它在不同色階上變化的綠色猶如一棵真正的松樹,葉子有深有淺,顏色的漸變與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不謀而合。
也許,屬于設(shè)計師的圣誕樹原來就在手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