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車展,看到了一場精心準備的女性敘事|品牌聲浪



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這個步伐緩慢的春天,偌大的上海灘,最早重現(xiàn)游人如織熱鬧景象的,除了外灘,恐怕就是這里了。
一直以來,車展觀展人群以男性為主,既是既定事實,也標記著社會對性別差異造成的行為差異抱有一些刻板的印象。2019年上海車展,根據某OTA平臺數據顯示,觀展預定者的男女比例已經達到了6 : 4,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的差距。而今年,通過我們肉眼實地觀察,女性汽車愛好者同樣占比不小。
一方面,汽車市場需求方的構成已經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汽車市場的供給方有沒有看到這變化中異軍突起的女性?
我們在車展上找到了答案。
01
當一個汽車品牌看見了女性
在一眾灰、黑、銀為主色調,充滿硬核科技概念的展館中間,色調柔和清新,點綴著鮮花、婚紗、蝴蝶和「將愛進行到底」標語的歐拉展臺,吸引了許多女性用戶駐足。在這里,女性的確成為了主角,有人被最新面市的2023年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迷得停下腳步,有人忍不住撫摸線條圓潤的水墨灰色2023款歐拉芭蕾貓車身,有人逛累了悠閑地坐到休息區(qū),體驗品牌專供的美甲服務。女性為主的導覽員為顧客耐心講解各款車型的優(yōu)點和差異,同性間的交流少些戒備和壓迫感,總是更順暢,更讓人放松。


從2023款歐拉芭蕾貓到2023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再到明顯偏愛女性的空間敘事,歐拉似乎在用行動宣示:管它市場熙熙攘攘,我們就是要ALL IN女性賽道,專做女性新能源汽車了。
這份勇氣當然不是梁靜茹給的?!翱匆娕浴辈皇强罩性鞓情w,她經濟的崛起早成為所有行業(yè)的共識,數據亦是共識的基礎。
根據公安部2022年公布的數據,我國駕駛人性別構成比例為66.32:33.68。女性駕駛員已達到1.62億人,并且在以每年1300萬人左右的規(guī)??焖僭鲩L。駕駛人數量猛增,反映出女性汽車市場潛力的增大,尤其隨著女性經濟獨立、家庭進入“二車時代”,汽車領域的“她經濟”已經成為市場增量的重要來源。而在選買車輛意向調研中,女性群體傾向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高達66%,遠超男性群體。
從這個角度看,歐拉在前不久的品牌之夜上明確表示將“為女性造車50年”,不僅是情理之中,也是順應市場潮流的明智之選。在造車核心技術越來越難形成無法突破的技術壁壘的情況下,去服務一個過去鮮少被行業(yè)看見,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的群體,不僅有市場價值,更有社會價值。

“女性友好”是被越來越多提及的公共話題,TOPYS之前也專門撰文討論過。辦公室里空調的平均溫度、城市里公共區(qū)域的能見度、公共衛(wèi)生間的男女隔間比例、污名化女性的語言使用頻次……關乎女性友好的要素多么巨量,就說明過去女性被忽視的多么徹底。
汽車行業(yè)也有類似例證,在過往的100多年里,汽車設計者們基本都以男性人體數據為主要參考對象,而無視男女間的生理差異。女性的肌肉含量是男性的80%左右,骨骼重量較男性輕10%,因此女性在遭遇同樣的沖擊力度時,受到的傷害值要高于男性。

而暗含調侃和諷刺的“女司機”稱號雖然不是空穴來風,但考慮到一方面在漫長的時間內,社會結構和社會分工造成女性在駕駛領域能夠投入的練習成本更少,另一方面,女性從身型和力量上也無法與男性對等,嘲諷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對品牌來說,什么才是女性友好?一定不是刻意平等、忽視差異,因為這無異于擺爛,像歐拉一樣直接地說出“更愛女人”“專屬女性”“將愛進行到底”,倒有種把誠意擺在臺面上等待市場檢視的坦率和可愛。
02
「專屬女性」可否不只是賣點?
品牌如果只會喊口號,勢必無法長久。重要的是,汽車企業(yè)和汽車設計者們能做點什么?
在喊響口號之外,歐拉也拿出行動來完善敘事。比如,作為為女性而生的品牌,其售前售后服務鏈條OK服務系統(tǒng)調整了雇員的性別比例,每4位店長中將至少有1名女性,每2位銷售雇員中至少有1名女性,為女性車主提供不限次數不限里程的救援服務,打造私人訂制交車儀式等等。

根據歐拉在品牌之夜上透露的訊息,歐拉給自己的定位已從最初的“旗幟鮮明的女性汽車品牌”進化到“更愛女人的新能源汽車”,當一個品牌有如此鮮明的“人設”,人設就已經和整個品牌的價值綁定在了一起,要么深耕女性賽道,要么失去品牌存在的意義。
歐拉顯然選擇前者,進入戰(zhàn)略2.0階段,從2023款歐拉芭蕾貓和2023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來看,技術和場景的深耕已經處于進行時。
歐拉通過分享長城集團144萬女性用戶的駕駛數據和96億公里女性用戶駕駛的大數據,結合50場用戶調研、800+用戶參與研發(fā),發(fā)現(xiàn)了女性在汽車的安全、健康、駕駛上的差異化需求。比如,女性身材一般比男性嬌小,駕駛時會將車座調得更前,坐姿更挺直,當發(fā)生碰撞時,女性身體更易從安全帶空隙脫出,或者因為傳統(tǒng)氣囊承接面積小而撞向車廂其他部位,或者在極速制動情況下撞向安全氣囊,造成二次傷害。
針對類似差異化情況,歐拉在2.0階段發(fā)布了1080°暖科技。所謂1080°暖科技其實是指在基礎安全、智能安全和健康安全三個方面做到360°無死角保護,融合多項女性汽車技術專利的安全架構。

它包括讓氣囊更貼合女性駕駛習慣的設計改善,也就是保證它在充氣張開時更加扁平,承接能力更好的雙拉帶式主氣囊;為體型偏瘦小的女性或兒童設計的,充氣后面積更大、承壓時長更長的超大側氣簾;針對女性駕駛需求對汽車控制系統(tǒng)進行調整,使得系統(tǒng)響應更加靈敏的增強剎停技術和智能調整跟車距離等暖心科技;面對雨雪天氣,駕駛者還可一鍵開啟,聯(lián)動雨刮、大燈、霧燈,關閉車窗,同時打開空調除霜除霧的智能一體化“乘風破浪模式”; 當女性遭遇危險時,按下主駕駛座位附近的警報按鈕,車機系統(tǒng)會迅速呼出5條短信,給你提前預設的5位親友,實時同步位置、車內聲音畫面的守護模式,等等。
仔細想來,每項功能都能在真實的駕駛場景中驗證其價值。如果說過去歐拉還被詬病利用女性專屬標簽做營銷護身符,在不斷發(fā)掘女性駕駛場景,研發(fā)女性汽車技術專利的道路上,這一標簽已經逐漸變成品牌價值的護城河。
03
當一個品牌讀懂了女性
日本社會學者、作家上野千鶴子多次提到:女性主義的核心是自由的自我抉擇,女性可以自覺地選擇任何身份,從事任何職業(yè),過任何形態(tài)的人生,而不必受任何觀念的裹挾和不平等權力結構的壓制。
在思想上保持站立姿態(tài)關乎女性個體的自覺自省,但在行動上我們又往往受制于各種結構性的社會阻力。消費是社會的重要剖面,品牌僅僅看到女性市場,卻沒有理解她們在當下階段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復雜多面,“女性”大概率會淪為市場營銷學的收割對象。

如何理解女性的多元身份和生活狀態(tài),關系著品牌能否做出女性真正需要的產品。歐拉在這方面又提供了不錯的借鑒案例。
2023款歐拉芭蕾貓在把價格維持在14.98-17.98萬元區(qū)間的基礎上,升級了22項暖科技配置,做到比以往更加體貼女性。數據顯示,42%的職場女性有午睡習慣,比例高于男性,但環(huán)境的嘈雜、空調溫度的不友好導致女性無法安心在辦公室午休,有車女性往往習慣把駕駛室變成自己的獨享休息室,中午小憩一下。歐拉針對這一場景,聯(lián)合KEEP開發(fā)了冥想模式,車輛會根據記憶調整至最舒適的空調溫度和座椅位置,釋放舒壓音樂,提供肩頸背拉伸等輕運動指導。

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市的2023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是一款智能且運動的電動GT,針對的是除基礎實用功能之外,還對馬力、駕駛樂趣有更高要求,也有更多動態(tài)興趣愛好的女性駕駛者,14.38-15.38萬的價格在相同續(xù)航能力的電動GT中也頗為友好。車身設計基于“復古未來主義”,特意新增了更個性化的煙冷灰和暗夜黑兩款啞光色系,圓潤的車身造型是對上世紀中期歐美車系偏愛的設計風格的回溯,迎合了vintage風愛好者的審美。同時,2023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還大面積使用高強度鋼材和“籠式”車身結構,提高安全系數。
它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還升級了巡航、泊車、避障方面的性能,以減小駕駛難度,提升女性用戶的駕駛體驗。車艙內部的配置,女性可能更畏寒,“歐拉ORA”APP可以遠程開啟空調和座椅加熱功能,保證座艙溫度恒定舒適;女生喜歡在車內整理儀容,所以歐拉在遮陽板上裝配了更大面積的LED美妝鏡,滿足車上化妝需求。


類似貼心的細節(jié)設計還有許多,比如,露營是近兩年新興的社交和生活方式,越來越多都市女性喜歡在疲憊工作的閑暇回歸山水自然,2023款歐拉好貓GT木蘭版和2023款歐拉芭蕾貓于是都配備了V2L功能,可以滿足燒烤、照明、電磁爐、筆記本供電等用電需求。
在如此多項性能優(yōu)化之后,歐拉在2023款歐拉芭蕾貓上,還為女性車主帶來了貼心的“寵愛四重禮”,包括5000元貼息,整車4年或15萬公里質保,首任車主三電終身質保,贈送充電樁及安裝服務等,助力女性開啟美好出行生活。
透過歐拉的案例,我們看到當一個品牌不忽視性別差異,但也不拘泥于女性身份和女性性別特質的刻板印象,通過產品從不同側面描摹和貼合女性的不同狀態(tài),它就做到了為真實的女性、真實的場景而設計研發(fā),也就最終完成了自己品牌的敘事閉環(huán)。它在理解女性,而非教育女性。

歐拉的品牌敘事里,個人最喜歡的是詮釋歐拉經典車身造型理念的EGG生命美學。一顆蛋幾乎擁有生命所需的所有營養(yǎng)元素,它能從無到有,孕育生命;它有著自然界最完美的曲線,看似精致脆弱,卻能夠承受超乎想象的壓力,內在是堅韌且充滿蓬勃的生命力。它像是女性和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完美隱喻,顯示著歐拉對女性的理解——既理解女性的脆弱,也看到女性的生命潛能。

所謂消費和市場從來不只是錢貨交易,它的背后更有社會潮流、價值認同、生活方式和消費者本身。
在過往的100多年里,汽車行業(yè)里,設計者以男性為主,服務對象以男性為主,使用者以男性為主,女性未曾被看見,女性需求也未曾被挖掘。當一個汽車品牌決定用心和女性對話,我喜歡它的姿態(tài),喜歡它的敘事。我們都喜歡被看見、被確認主體性的自我,這一點小小的虛榮心或者自尊心,不分性別、人同此心,又有什么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