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玩弄少妇高潮抽搐在线观看,天天躁日日躁白天躁晚上躁,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Katie Paterson:宇宙級的浪漫異想天開(全都實現(xiàn)版)

不瞞大家說,每次聽說有什么“預測近日小行星正接近地球”的新聞(或謠言),我都會小小期待一下。雖然理性上知道這事沒啥可能,但,萬一呢,這樣明天就不用早起了呢。人活著還是要有點盼頭。

但是,Katie Paterson的作品讓我覺得,這地球好像也有點有趣的地方,不然再活一陣子觀望一下也不錯。

 

無需長篇大論,我先列幾個她的作品:

 

用特殊定制的燈泡,把月光照進有屋頂?shù)姆块g;

繪制一張地圖,標記宇宙中所有死去的恒星;

寄一封吊唁信,為宇宙里無人問津的死星;

以地球自轉的轉速(每24小時轉一圈)播放一張黑膠唱片,想聽完這張唱片需要四年;

「All the Dead Stars」,2009:這張死星地圖記錄了大約27000個人類已知的死去的星星。

 

和歐洲航天局合作,將一顆隕石送回太空;

在撒哈拉沙漠的某處埋葬一顆納米級大小的沙粒;

建一個未來圖書館,每年邀請一位作家寫一本一百年后才能被世人讀到的書;

向月球發(fā)送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摩斯電碼,月球反射回來的信號變成了一首新的“月球變奏曲”。

「地球-月球-地球」(Earth-Moon-Earth (Moonlight Sonata Reflec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Moon)),2007:從地球向月球發(fā)送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摩斯電碼,信號到達月球表面后被反射回來,那些信號斷斷續(xù)續(xù)而造成的間隔與停頓變成了新曲子的間奏,這首月球發(fā)送回來的“月球變奏”曲到達地球,在一架自動鋼琴上響起。

 

Katie Paterson出生于格拉斯哥,英國北部蘇格蘭的一個溫馨小城。出生于1981年的她已經被認為是同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正如衛(wèi)報關于Katie Paterson的采訪中提到的那樣,當你不由自主地被她的作品所吸引,你也許正處于一種“本體論眩暈”(ontological vertigo)之中——

我是誰,我在哪,這是啥,怎么會這樣,還能這樣?……啊,確實,為什么不呢(被說服)。

「瓦特納冰川(的聲音)」(Vatnajokull (the sound of),2007-08)項目中,Paterson在瓦特納冰川水面之下放置了收音設備,當你撥打07757001122,你將會實時收聽到冰川融化的聲音。

她的項目很容易概括,通常一句話就能夠描述,這也是她被稱作「概念藝術家」的原因之一。簡潔明了的概念,輕巧的一句話,就像輕輕一敲你的額頭,但帶給人們的沖擊并不輕易消散。這就是進入她奇思妙想的世界最有趣的一點,你大可以張開雙臂接受她想法的沖擊,順著沒有某個確定方向的水流,到達思維的每一種可能性。

如果世界上存在相互交織的能量場,她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某個能量場中投入一顆石子,能量像水波一樣不斷震蕩擴散,各個不同圓心的漣漪相交在這樣那樣的場域里。

就像Paterson在「在這片沙漠中」(Inside this Desert,2010)中做的那樣,將一顆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粒鑿成0.00005毫米直徑的顆粒。然后,這顆納米級細沙粒被重新埋在撒哈拉沙漠的某處。

她的作品看似是不著邊際的異想天開,就像你在腦電波異?;钴S的深夜里,不受控制地蹦出來的無邏輯想法。但實際上,Paterson的創(chuàng)作基于嚴謹?shù)难芯俊?/strong>她的一些作品不僅涉及到精密科學儀器的使用,甚至也把專業(yè)領域的科學家拉入了她的浪漫想象漩渦。

2011年,她創(chuàng)造了「一千億個太陽」(100 Billion Suns)。這一千億個太陽被投放到地球的方式是——放一個彩紙禮炮??。

伽瑪射線暴(Gamma-ray bursts)是已知宇宙中最明亮的現(xiàn)象,發(fā)光度能達到太陽的一千億倍。一些研究認為,伽瑪暴的發(fā)生與超新星爆發(fā)相關。Paterson從伽瑪暴的圖像中提取了3216個色塊,并將它們制作成擁有對應色彩的彩紙禮炮。

這些微型的彩紙伽瑪暴在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開幕當日,在威尼斯城中的100個地點引爆。能夠毀滅方圓10000光年范圍內的所有生物的“宇宙煙花”在Paterson的手中坍縮為“彩紙禮花”。

Paterson還收集了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定格的宇宙的黑暗的圖像,將它們制作組成35mm的幻燈片,編成一個「黑暗史」(History of Darkness,2010-)。你或許會嘗試尋找宇宙中黑暗的不同之處,或許只會發(fā)現(xiàn)宇宙在不同時空的黑暗都是相同的。

 

每當Paterson得知某個恒星的死訊,她則會向預先選擇好的收件人寄出一封「死星的信」(The Dying Star Letters,2011-2014)

“非常遺憾地告知您星星GRB 121102A的死訊?!??

 

當Paterson作為駐地藝術家與英國倫敦大學天體物理系(UCL Astrophysics Department)合作的日子里,她不僅被邀請繪制該系走廊的壁畫,還通過各種各樣的“荒謬提問”與科學家們建立了革命友誼,例如“整個宇宙的顏色是什么樣的?”。

其實我也很好奇:首先排除黑色,答案應該沒有這么單純,所以宇宙中顏色的定義是什么?宇宙的光線傳播就是宇宙的顏色嗎?

對于人眼來說,宇宙的平均顏色大概是一種米白色(#FFF8E7),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Karl Glazebrook與Ivan Baldry于2003年研究得出,并將之命名為「宇宙拿鐵色」(Cosmic latte)

當年其它提名包括:宇宙卡布奇諾色(Cappuccino Cosmico),宇宙奶油色(Cosmic Cream),天文學家杏仁色(Astronomer Almond),原初蛤蜊濃湯色 (Primordial Clam Chowder)等。

而Paterson對這個問題交出的答卷是一份「宇宙光譜」(The Cosmic Spectrum,2019)。從原始紀元,到黑暗紀元,再到第一顆恒星的出現(xiàn)以及當下的恒星紀元,這個光譜繪制了星光的歷史。每一個紀元的顏色參考了“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the 2dF Galaxy Redshift Survey)的觀測數(shù)據(jù)以及領先科學家們的推測數(shù)據(jù)。

 

除此之外,資料查著查著查到了ESA(歐洲航天局)的網(wǎng)站我是沒想到的(如果你也好奇:點擊這里。「天空的領域」(Campo del Cielo, Field of the Sky)是Paterson在2012年做的一個項目。

兩年后,在歐洲航天局的幫助之下,這塊在4000年前降臨地球的天外來石被送到了國際宇宙空間站。

但在把它送上天之前,Paterson向這塊誕生于450億年前的隕石碎片贈送了一套地球體驗套餐:將之翻模,然后把它在1700度的高溫火爐中熔化,最后將它重鑄為原來的模樣。

表面上似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一切都回到了本來的模樣。但是,我不禁被這一舉動中體現(xiàn)出的人類的野心與對宇宙的挑釁而感到膽戰(zhàn)心驚。

“里面的鐵、金屬以及塵土都被重塑,那些宇宙生命的層次——時間與空間的混合,數(shù)十億年的壓力與變化——都已在人類科技之手中坍塌,轉化,更新”,Paterson這樣說道。

如此看來,科學家們欣然同Paterson合作并不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他們的事業(yè)從同一個種子之中萌發(fā)——對世界與宇宙的好奇心,以及野心。人類的想法與宇宙的想法碰撞,會發(fā)生什么呢?

Paterson的奇思妙想收獲的俘虜并不止于科學家們。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史以來最幸運的人”,Paterson感嘆道。她的項目聽起來像是一個個乙方提得很漂亮的概念,那種甲方看了只會不屑一顧地反問:“你沒做過執(zhí)行吧?這要怎么落地?”的概念。但出乎她的意料,許多項目都獲得了來自各方的支持。(當然,此時Paterson是甲方了呢。)

「未來圖書館」(Future Library)就是這樣的歷代級折磨乙方項目(反正受苦的都是乙方就是了)。但作為觀眾,我當然是喜聞樂見的??。

2014年,Paterson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附近種植了一片1000棵樹的森林。同時,Paterson每年將邀請一位作家寫一本“書”。說是“書”,但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法是“一段文字”。

Paterson并沒有限制文字的長度,被邀請的作家可以自由決定文字的長短與類型。作家們封存在秘密盒子里的文字既可以是一個單詞,也可以是1000頁;它們可以是一個故事,小說,詩,或者是非虛構。

這些“書”將會暫時“埋葬”在這個未來圖書館之中。

100年后,也就是2114年,這片森林將會成材,而100位作家也將在這100年后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套一共包括100段文字的選集。這套封存了100年之久的文字將會用這個森林收獲的紙來印刷,在2114年之前沒有人能讀到它們。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左)與Katie Paterson(右)

第一年被邀請的作家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代表作《使女的故事》)。她為這個項目創(chuàng)作的作品叫做《Scribbler Moon》。“這是一件像魔法一樣的事情”,阿特伍德說,“像是睡美人的故事,這些文字在一百年間沉睡,然后蘇醒。這是童話故事的時間刻度,她沉睡了一百年”。

一百年確實是一個童話般的時間刻度,仿佛在向這個世界約定“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真是大膽又天真爛漫的人類啊——如果你細想一百年后的世界,有太多無法確定的事情:

挪威這個國家還會存在嗎?森林還會存在嗎?到時候地球該不會變成《星際穿越》里只能種活玉米的荒蕪星球了吧?紙書還會存在嗎?人們寫作與閱讀的方式變化了嗎?出版業(yè)印刷業(yè)還存在嗎?讀紙書的人類還存在嗎?某個詞的詞義還會存在嗎?現(xiàn)在寫下的文字對一百年后的人類還有意義嗎?

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Paterson、受邀的作者們,還是你我,都大概率不存在了。

與其說Paterson與受邀作家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項目,不如說她將「未來圖書館」托付給了下一代人類,下一個世紀。

這真是好積極樂觀的一個項目,參加這個項目的所有人仿佛都對上述問題抱有十分積極的想象——

相信著下一代會繼續(xù)為這些早就死掉了的人們堅守這一片森林、藝術,與文學。即便是在第二糟糕的情況下(最糟糕的情況是一百年后沒有人類了),紙書不復存在,也許這所未來圖書館還能夠以項目的名義保留一些珍貴的紙質書籍遺產。世界破破爛爛,藝術與文學縫縫補補。

盡管本文的標題強調了「全都實現(xiàn)」,但也許「想象力」作為能夠改變世界的眾多力量之一不應該被「是否實現(xiàn)」而禁錮。

“不是所有想法都要實現(xiàn)了才能成為你思維中的一部分”,Paterson說,“想法可以存在于他們本身之中”。這或許就是Paterson通過她的藝術干預這個世界的方式。

所以,

不要停止胡思亂想,不要停止癡心妄想,不要停止異想天開!

 

本文參考來源:

https://katiepaterson.org/artwork/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9/jan/28/katie-paterson-interview-turner

https://www.esa.int/Enabling\_Support/Operations/Space\_artist\_nominated\_for\_prestigious\_prize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5/may/27/margaret-atwood-scribbler-moon-future-library-norway-katie-paters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2/apr/06/katie-paterson-cosmicomical-artist

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D&AD今年的全場大獎,是用excel做的丨創(chuàng)意白皮書
    廣告和藝術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by 毛毛.G
    5 評論
    55 贊
    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