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增加品牌存在感?超現(xiàn)實主義可能幫你快速實現(xiàn)!
你見過在大街上游行的巨大粉色包包嗎?

法國時尚品牌Jacquemus從社交媒體上粉絲PS的圖中獲得了靈感,真的把品牌最有辨識度的包包放大了幾百倍,放上了巴黎街頭,誓要嚇壞那些巨物恐懼癥患者。
路易威登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做出了比米粒還小的手袋,需要放在指尖上放大才能看出這是一個包,這個有著純正奢侈品血統(tǒng)的霓虹綠手袋但是別說拿來裝東西了,就連炫耀給別人看都要隨身攜帶顯微鏡,到底是誰花了510萬盧比買它???
還不止這些,Tod’s 讓一輛設計成標志性豆豆鞋的車子在托斯卡納的鄉(xiāng)間小路行駛,然后再放飛一個和包包一樣的熱氣球; 伊莎貝爾·瑪蘭 (Isabel Marant) 在巴黎男裝零售店門口讓一大團牙膏從天而降,砸向毫無戒心的路人;維多利亞·貝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在倫敦橋、羅馬斗獸場和其他地標建筑上放飛了鏈條包……
怎么突然之間,四處都是五顏六色讓人看不懂的廣告營銷?雖然很怪,但是真的讓我看了一眼就忘不掉了。 查了才知道,原來這種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不僅是現(xiàn)代藝術的重要流派,而且還是廣告人中獨受偏愛。
什么是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
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作品通常表現(xiàn)隨機的物體和充滿奇思妙想的形態(tài)。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法國,從 20 世紀 20 年代開始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以一種如夢似幻的方式將不相關的圖像組合起來,比如在達利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融化的鐘表和倒流的樹干;或者是違反常規(guī)自然和非理性的多組合,給人以矛盾的視覺沖擊力,比如雷內.瑪格麗特的煙斗上標注著“這不是一個煙斗”。

超現(xiàn)實主義不僅是一種文化和藝術風格, 還是一個文化和藝術運動。以安德烈布雷頓為核心的主要成員認為是「理性主義」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因此他們要反對理性主義,宣揚徹底放棄以邏輯和有序經(jīng)驗記憶為基礎的現(xiàn)實形象。藝術家們信奉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對夢境、幻覺和無意識充滿迷戀,他們的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波云詭譎的形象和扭曲的色彩,被認為完全出自畫家潛意識中對事物的認知和表達,依賴于教育、文化或智力,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賴于任何美學或道德的偏見。
而進入了現(xiàn)代的廣告行業(yè),超現(xiàn)實主義的夢幻性,奇異性,虛幻性和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力成了從業(yè)者偏愛的創(chuàng)意模板和靈感來源。
為何超現(xiàn)實主義受到廣告人和創(chuàng)意人的偏愛?
在廣告行業(yè)中有一句流傳頗廣的諺語:“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它強調了不管多復雜的想法,只要一張靜態(tài)圖片就可以表達。簡潔、高效,引人注意這正是廣告的追求。而其中的視覺傳達部分引發(fā)消費者情緒, 對于消費者購買的決策和增加銷量來說至關重要。
而超現(xiàn)實主義在自由創(chuàng)意和引人目光上擁有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第一,它不像傳統(tǒng)廣告那么單調,引人入勝的新奇畫面,讓人震驚的奇怪形象讓人忍不住回眸。
“ 好怪,再看一眼”
于是這一眼萬年, 再難忘懷。
超現(xiàn)實主義廣告經(jīng)典案例
Bryans Hosiery長筒襪

超現(xiàn)實主義在廣告中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
畫家達利受委托為Bryans Hosiery長筒襪在時尚雜志上創(chuàng)作一系列獨家插圖。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非常迷戀展示身體的某一部位,比如說眼睛,腿,鼻子等等,這恰好給了這位藝術家展示超現(xiàn)實主義戀物癖的機會。達利在廣告中并沒有使用常規(guī)方法展示絲襪,而是選擇了“驚悚”的表現(xiàn)形式:將一堆穿著絲襪的半截大腿排列成不同形狀,或者在旁邊放上巨大的蝴蝶來象征美麗好靈魂,總之就是讓人震驚之余,又忍不住看看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
巴黎水

巴黎水也拍了一支超現(xiàn)實主義廣告。
畫面中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夏日,網(wǎng)球場上的一切都像是被熱化了,除了人們努力去拿的巴黎水?!叭诨钡撵`感來自于達利的“記憶的堅持”。這種夸張的形象不僅可以增加廣告的記憶點和傳播性,還用簡單而清晰的視覺信息告訴人們:巴黎水清爽降溫,可以在炎炎夏日救你一命。
絕對伏特加

絕對伏特加一直有超強的藝術、時尚和音樂的基因,在一個以夜間游樂場由為主題的廣告中,他們讓一個年輕人坐在一個奇怪的飛行機器中, 他的身旁圍繞著音樂制作機, 他的雙手和身體分開, 仿佛擁有了自己的靈魂般在做音樂。絕對伏特加的超現(xiàn)實主義廣告讓消費者牢牢記住了品牌的先鋒性和創(chuàng)造性。
大眾汽車

大眾汽車也在一系列的廣告中使用了超現(xiàn)實主義元素,比如融化的燃料計量表致敬了達利《永恒的記憶》中融化的時鐘,暗示該款汽車更“省油”;仿造雷內·馬格利特的《人》把加油站員工的頭換成了沙漏,暗示汽油價格貴到加油時需要按秒來計算;還把運油的船裝進瓶子里放在空中,表現(xiàn)出油的稀缺,這些混合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在欣賞藝術之余,意識到買一臺省油的車有多么重要。
喬治城眼鏡

2023年,華盛頓的喬治城眼鏡發(fā)布了一組以星球冒險為主題的超現(xiàn)實主義廣告片,他們編造了一個奇特的故事:一群旅行者來自荒無人煙的星球,這個星球上有一群“眼線族”,他們是眼球的化身,擁有不同的人格和形象,這種離奇又怪誕的形式透出品牌“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主張。
新媒體時代, 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是如何幫你增加品牌影響力的?
- 幫助消費者“逃離現(xiàn)實”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廣告,品牌都在竭盡全力地占據(jù)消費者的注意力。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廣告營銷的一個關鍵點是它可以幫助消費者逃離現(xiàn)實?,F(xiàn)實中可能是加不完的班還不完的房貸,但是至少可以在廣告里創(chuàng)造可以無憂無慮飛上云端的幻想,超現(xiàn)實主義可以利用消費者的想象力共同完成“逃離”。
吸引消費者的另一個訣竅是引發(fā)人的情緒,與消費者建立強烈的情感連接。而超現(xiàn)實主義奇特的影像常常帶有浪漫、奇幻、情感的元素,這些能夠觸發(fā)觀眾的震驚,好奇,喜歡甚至是厭惡,情緒記憶讓消費者在購物時更容易想起這個品牌,不僅讓品牌有脫穎而出的記憶點,更有可能會直接增加銷量。

- 更容易在新媒體時代傳播
人工智能的崛起催生了一種全新的視聽語言,任何人都可以用隨手拍下的照片再加工出一張吸引眼球的照片,然后這張照片就會在社交網(wǎng)絡上迅速躥紅。用戶更傾向于分享他們覺得有趣、獨特或引人注目的內容,異想天開的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往往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可能性更高,也就自然有利于廣告的傳播。
- 增加觀眾的參與感
增強用戶參與: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常常充滿謎團和隱喻,這激發(fā)了觀眾的好奇心和參與度。在新媒體平臺上,例如交互式廣告或AR/VR應用中使用超現(xiàn)實主義元素,可以更深入地吸引用戶參與,讓他們更加投入廣告中的體驗。

尾
超現(xiàn)實主義廣告中通過夸張的圖像、變形和重組的視覺刺激來表達品牌的主張,用奇幻和沖突吸引觀眾的目光,并且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印象,或是用浪漫,好奇等情感促使消費者在貨架前選擇這款商品……
無論哪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和廣告營銷擁有相同的基因: 抓住你的眼睛。
當然,現(xiàn)在AI 已經(jīng)進展到可以創(chuàng)作藝術的階段了,超現(xiàn)實主義會是它攻克的第一個堡壘嗎,點擊觀看
參考資料
Myers, C. (2017) The truth about advertisements and airbrushing, Small Business - Chron.com. Available at: https://smallbusiness.chron.com/truth-advertisements-airbrushing-34031.html
Haynes, I. (2023) Unleash marketing magic with Surrealist ad campaigns, ASBN Small Business Network. Available at: https://www.asbn.com/market-your-business/unleash-marketing-magic-with-surrealist-ad-campaigns/
Design Army used AI to craft a surrealist, retro-future ‘A-eye’ campaign for Georgetown optician (2023) Ad Age. Available at: https://adage.com/creativity/work/design-army-used-ai-craft-surrealist-retro-future-eye-campaign-georgetown-optician/2483161
J., 5, J. and 23, J. (2023) Why surrealist advertising is abruptly in every single place - jasa backlink Murah, bayar.uk. Available at: https://jawab.uk/why-surrealist-advertising-is-abruptly-in-every-single-place/
Hariraksapitak, Natapong. "Surrealism on Advertising." Pertanik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24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