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的新slogan,你看懂了嗎?

“Impossible is Nothing”是阿迪達斯(Adidas)最廣為人知的一句slogan之一,在中國大陸地區(qū)被翻譯為“沒有不可能”。這句話創(chuàng)立于自2004年,啟動campaign時了請到了拳擊傳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足球偶像大衛(wèi)·貝克漢姆等來自全球的22位運動員,展示他們?nèi)绾卧谧约旱念I(lǐng)域走得更遠、超越極限,同時作為阿迪達斯的品牌精神走在世界前沿。
最近,阿迪達斯換掉了這句用了近20年的slogan,換成了“You Got This”,在中國大陸地區(qū)被翻譯為“喜歡不為什么”。中國女排主力隊員李盈瑩、冬奧會冠軍蘇翊鳴、新晉“狼王”安東尼·愛德華茲(Anthony Edwards)等新面孔成為這句話的真實代言。





廣告一出街,許多人表示費解,這句中文給人一種夾生感,似乎缺乏主語,也無法和英文原文聯(lián)系在一起。“You Got This”本身在英文語境中是“你做到了”、“你能行”、“你可以的”的意思,類似“You make it”,中國臺灣地區(qū)就采取這種翻譯,更易于理解。


直到看完這支品牌短片后,才恍然大悟——
也許加個逗號會更好理解,“喜歡,不為什么”。這下我們才明白了這句中文文案的意涵大概是,當我們面對外界對于運動的各種聲音、所設(shè)立的各種標準,我們可以坦率地說,就是喜歡,沒什么理由。
從“Impossible is Nothing”到“You Got This”,簡而言之,阿迪達斯想告訴大家“不要卷了”。過去許多運動廣告總希望鼓勵人們勇于嘗試、挑戰(zhàn)極限,無形之中存在一種壓力,仿佛只有競爭、拼搏、超越才是運動的追求。而這次阿迪達斯想通過“You Got This”這句話喚醒人們對運動的初心,運動的目的不僅是輸贏和成績,正如《熱辣滾燙》的結(jié)局,享受比賽、揮出一拳就夠了。
以專業(yè)運動員為例,他們接觸一項運動的起點就是一次不經(jīng)意的嘗試,沒有成績和輿論帶來的壓力,只有純粹的熱愛。
而且,區(qū)別于過去廣告中凸顯男性氣概的傳統(tǒng)運動員形象,“You Got This”更多選擇了青少年或青年運動員、女性運動員——這就是現(xiàn)實的映照,我們也能感知到今天的運動領(lǐng)域已經(jīng)不被單一群體壟斷,站在國際賽場上或者日常參與運動的群體越來越廣泛了。
當專業(yè)的運動員在賽場上摒除雜音,全情投入,我們作為普通人也可以從中獲得激勵,享受自己的運動生活。
因此,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廣告還結(jié)合了本土真實故事,如臺北的好時光女子夜跑團、彰化的水田排球賽、嘉義福興宮的嘻哈爺奶團,以素人的運動場景直觀地展現(xiàn)人們在運動時盡情享受、沉浸自我的生動場面。讓大眾知道,運動這件事不只是運動員可以,“我”也可以。



如果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已經(jīng)彌漫著松散、疲憊、躺平的氛圍,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或許已經(jīng)過時了。運動在人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改變了,運動可以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避難所”、“快樂老家”。服務(wù)于自我效能感的“Impossible is Nothing”退出歷史舞臺,“You Got This”或許能把人從習(xí)得性無助中拯救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