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一直在琢磨這篇文章的標題,該怎么起。來一點怡情、夸張或標題黨的,扯上一堆主義或者風格,什么后現(xiàn)代之類?總覺得不妥,只好放棄。事實上我并不反感談論風格或主義,只要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沒有對錯之分,因為美就是產(chǎn)生于體驗,而不是靠表面知識的汲取。但是這篇文章還是關于“表面”的,關于多邊形。


這是一座落成不久的建筑,位于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巴斯克衛(wèi)生部總部大樓(Basque Health Department Headquarters),這座大樓位于當?shù)貎蓷l主要大街的交匯處,設計由 Coll-Barreu Arquitectos 一家年輕的建筑設計事務所完成的??偛看髽撬幬恢靡延械慕ㄖ鷳B(tài)給設計帶來了很多制約因素,Coll-Barreu 就因勢利導,將新建筑和老建筑相融。建筑的表面使用了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結(jié)構(gòu)的玻璃幕墻,不規(guī)則的玻璃能夠?qū)⒔ㄖ闹艿娘L景動態(tài)的倒影其中。
說道了西班牙的畢爾巴鄂,一提到建筑,當然首當其沖的就是 Frank Gehry 的古根漢姆博物館,它已經(jīng)從一個畢爾巴鄂的地標上升至畢爾巴鄂的代名詞一般,因為對于大眾來說,建筑比地名更熟悉。古根漢姆博物館和巴斯克衛(wèi)生部總部大樓一樣在外形上給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為它們與常人所認為的建筑相去甚遠,古根漢姆博物館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建筑上,比如說寶馬汽車的設計與其也有淵源關系,當然古根漢姆博物館的影響還有更深遠。


從形式上來說,古根漢姆博物館是自由曲面在建筑上的應用,而巴斯克衛(wèi)生部總部大樓是不規(guī)則多邊形形態(tài)。與自由曲面相聯(lián)系的一個詞是“有機”,相對應的多邊形則是“無機”,一個帶來生理上的感性,一個則是脫離生理的理性。
如果簡潔來總結(jié)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興盛變化,可以將它們歸納的“喜新厭舊”上,一種新風格出現(xiàn),而后發(fā)展壯大直到泛濫,人們開始厭倦,然后探索新的一種風格,如此行進。當然“喜新厭舊”的背后有其他的深層次因素作后盾,比如社會發(fā)展以及與人需求變化所形成的關系。所以我們將這種“多邊形”的興盛也可以和較深層次的背景相結(jié)合,但首先我們看看人們對“多邊形”的好感。
一樣和畢爾巴鄂有關系的一個多邊形肌理設計的產(chǎn)品,三宅一生的畢爾巴鄂條紋包,靈感來自建筑中的鋼板,光感帶來動感。

上圖是 HTC Touch Diamon 手機,這是在最近 Google G1 以及 Nokia 5800 推出前,一款受人喜歡的后 iPhone 時代觸摸屏手機,在 iPhone 誕生之后,很多廠家推出了自己的觸摸屏手機,而 HTC 和多數(shù)的廠家一樣并沒有在功能創(chuàng)新因素上可以在和iPhone的競爭中達到一個級別,吸引人們眼球的除了它的界面設計上的優(yōu)勢,相對于其他類iPhone手機,就這背后的“多邊形”肌理在其中占了不少的作用,苛刻一點說,這是一個裝飾性的設計,但就是這種對“多邊形”的好感讓其增色不少,因為它能喚起人們對肌理的感觸欲望。
HTC 將這款設計命名為 Diamon ,即鉆石切割面,在手機上并不是一個鮮見的手法,比如說 Nokia 2007年8月推出的 Nokia 7500 Prism 以及 Nokia 7900 Prism,一開始就受到不少人的喜歡,這種喜歡源自于人們對“肌理”的渴求,因為通常手機的平白讓這種渴求讓肌理在誕生時迅速成為一個人們消費需求。

Herzog & de Meuron 的一個著名的設計,就是 Prada 東京店,菱形的玻璃外表皮如同水滴也如同水晶。無論是商家還是大眾都喜歡用一個已有的東西來類比描述其他,比如這些多邊形肌理的設計,喜歡用水晶、鉆石等來形容,而事實上它們帶來的審美上的愉悅并不限于因為看上去像水晶或者鉆石,而是形式美。
這座亮晶晶的建筑如同雪地里的一塊巨大的冰塊,這是位于海拔2810米的雪山上的一個針對登山者的寓所,設計來自蘇黎世瑞士聯(lián)邦技術(shù)大學的建筑學院,一共4層可容納125人,最重要的是90%的能源都是自我供應的,主要來自于太陽能,所以亮晶晶的表面是太陽能電板。

來自Christopher Bauder 和 Christian Perstl 的 FLARE 建筑表皮系統(tǒng),這個 FLARE 由數(shù)量眾多的金屬小鱗片組成,而且可由計算機控制的氣動活塞來控制鱗片的傾斜,就能帶來無盡的建筑表面肌理。

Aliph 的 Jawbone 藍牙耳機新一代,設計來自fuseproject,新一代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外表面的鉆石切割裝飾,在光線下有著非常立體豐富的視覺效果。

Arik Levy 設計的不銹鋼巖石桌子,采用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結(jié)合金屬的高反光,材料的的質(zhì)感由幾何形態(tài)傳達而出。
多邊形的理性美學通常也會和它的數(shù)理性相結(jié)合,比如規(guī)則的多邊形比如菱形或者六邊形比如蜂巢結(jié)構(gòu)我們通常會聯(lián)系到古典的數(shù)理美,而不規(guī)則的則會想到拓撲或者離散數(shù)理。上圖這件用多邊形編制而成的衣服來自 Mashallah Design & Linda Kostowsk,是將人體掃描后形成的三維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多邊形,然后再轉(zhuǎn)化為平面制作出每一片,最后將其組裝成一件衣服。


上面在講多邊形的數(shù)理性,同樣多邊形也和“有機”形態(tài)一樣能給人帶來一種直接的生理沖擊,比如上面一組室內(nèi)設計,來自 Plasma Studio 為馬德里 Hotel Puerta America 4層設計的空間內(nèi)飾,非常瘋狂的過道如同多邊形世界的巖洞一般,而且內(nèi)飾也一律用多邊形來作為設計元素。這種幾何沖擊是容不得思考或體會的,如同多邊形銳利的一角,直插而來。
就如裝飾一樣,對肌理形式美的渴求是對豐富的一種追求,當我們既厭煩現(xiàn)代主義或極簡主義的平白,對后現(xiàn)代或者POP的裝飾風感到粗俗難耐,對流線型有機形感到不愉快,多邊形這種同時包含冷靜和豐富的表面風或許是另外選擇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