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奧妙洗衣粉Omo推出GPS營銷「獎品主動來找你」
視頻:
上周在巴西傳出一個有趣的營銷案例,即將在八月開始,它是由聯(lián)合利華(Unilever)旗下一個清潔劑廠商「Omo」所做出來的,這個品牌在巴西已占了家用洗衣精、清潔劑的超過80%的市占率,這場活動找來一間叫「Bullet」的整合營銷公司來發(fā)想,非常令人驚艷──這場營銷活動叫「試試新東西」,會送出50個獎項,給50位幸運的消費者,不過它特別的是,他們并不是在瓶蓋下面印上「你中獎了!」也不是要上網(wǎng)輸入序號看看有沒有中獎?這家清潔劑廠商說,他們會自己知道中獎的50位民眾是誰,然后……廠商會自己到你家里,告訴你,你已經(jīng)中獎了!
怎么可能?
原來,廠商他們出廠的清潔劑中,有50瓶安裝了GPS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以回報它們在何處。換句話說,他們將他們的營銷預(yù)算,撥了一筆來安裝這些GPS加無線的發(fā)送器,這些發(fā)送器可能要耗費他們好幾百瓶清潔劑的成本,他們說大約需要100萬左右(沒說是什么幣),但和整個營銷預(yù)算大約是2300萬(沒說是什么幣)算起來,這一場從沒有人辦過的營銷活動,應(yīng)該能達到比電視廣告還要大的效果。
他們說,這可能是營銷的未來,不是你去得到獎品,而是「獎品會自己找到你」。
這些GPS裝置,據(jù)說會在這些箱子被搬離購物中心的柜上之后,立刻自動啟動(我不知道怎么啟動的),然后,這個裝置不斷的送回目前此箱子的所在「經(jīng)緯度」,讓主辦單位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面看出來,喔,你正在離開大賣場,然后你正在上車,你正在開車到…嗯,郊外的某處,然后夜深了,你慢慢的開回到一個住宅區(qū),他們猜想,這就是你的「家」了。主辦單位表示,他們在巴西的35個城市都有派遣人員,而且這些人員不只帶一臺計算機隨時看地圖,還有一個特殊的小儀器,因為GPS畢竟不夠準(zhǔn)確,只能帶他們到你家的公寓而已,但是是在哪一樓、哪一個單位?就要靠工作人員手上的這個小儀器,當(dāng)他們挨家挨戶靠近每一家的大門,就會知道那個GPS盒子現(xiàn)在在哪一個門內(nèi)。總之,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找到你,他們的目標(biāo)是在你抵達家門一小時以內(nèi)就會「現(xiàn)身」告訴你:「你中獎了!」
想當(dāng)然,你一定嚇?biāo)懒耍?/p>
他們對此也有準(zhǔn)備,萬一你真的嚇?biāo)懒耍臀鞯闹伟灿植皇呛芎?,「拒絕開門」怎么辦?他們的GPS發(fā)送器上面還會安裝一個「嗶嗶器」,只要工作人員已經(jīng)在門外了,就可以透過無線訊號將它啟動,于是你會聽到門外有人在敲門,門內(nèi)的箱子還真的「嗶嗶嗶嗶嗶嗶嗶嗶」的猛響,快要瘋掉的一剎那,打開那個箱子,里面寫著:「你真的中獎了,如果不敢開門,請自己打電話給0800-000-123.」類似這個意思。
如果你真的打開門,說不定工作人員還帶著一臺攝影機,把你驚嚇的樣子全部都錄下來,交給記者去播放?
而且,贈品也剛好就是一個迷你型的攝影機,猜想,拿到房子給屋主的時候,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開好的了,直接交給屋主,想不想拍下來?屋主當(dāng)然說「OK」,等到拍完以后,
再問問屋主想不想將影片給我們?唔,有點為難,那假如我們再送你一箱的清潔劑和其他日常用品呢?
「OK!成交!」
然后,還沒結(jié)束呢——
接下來還會有一天,聯(lián)合利華邀請這50個幸運家庭,一起來到某處享受一天的歡樂家庭日,當(dāng)然,一定會有「泥巴戰(zhàn)」,將衣服弄得愈臟愈好,回家再用他們已經(jīng)買的Omo洗衣精來洗個干干凈凈!這一場活動肯定會有攝影記者在拍攝,說不定還會做成電視廣告,而上面的50個家庭,是活生生的家庭,是真正的本來就購買了Omo的消費者!50個家庭,50個故事,這間廠商取得了五十個活生生的故事,都是這些客人得到這清潔劑的故事,也順便的告訴他們的消費者:我們家的清潔劑被這么50位活生生的一般人所愛用,他們將這清潔劑帶回家去使用了,你們也應(yīng)該買這個牌子!
這樣的營銷手法,大部份的評述都是在創(chuàng)意、科技之外,一定會講到「隱私權(quán)」──萬一買了清潔劑沒有回家,卻是來到一個情人的住宅,怎么辦?當(dāng)這個消費者看到有廠商和甚至攝影記者已經(jīng)等在門口,會不會一時心虛和心慌,拔腿就跑,甚至從5樓跳下來摔斷腿了,摔斷腿又要誰來賠呢?而且,這個營銷活動的主要活動網(wǎng)站叫「experimentealgonovo.com.br」(葡萄牙文的「試試新東西」),目前還沒正式開啟所以只自動轉(zhuǎn)址到Omo官網(wǎng),但這個網(wǎng)站聽說還會有一個地圖,上面還真的實時的顯示出目前這50箱的所在位置,讓全民一起找找看!難怪,大家會說,「隱私權(quán)」愈來愈不被重視,也難怪最近《華爾街日報》也有一篇文章也在討論,現(xiàn)在的廣告主都想辦法靠入侵隱私權(quán)來得到更多的寶藏,甚至有營銷公司就專門在提供這樣的服務(wù),有的消費者是知情的情況下,有的是不知情,有的則是半哄半騙懵懵懂懂之中就范。
但我倒覺得,除了「隱私權(quán)」,這種營銷,代表著另一個趨勢:「愈來愈素」。
廠商之所以破壞隱私權(quán),除了想知道目標(biāo)消費者的名單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他們在追求「更素的素人」來幫他們做代言!
什么意思?
三十年前,廠商透過大眾媒體播放廣告,找來盡是明星,最亮眼,也最讓民眾想要「跟著」。
三十年后,大家覺得明星太假了,所以在平面廣告已經(jīng)不使用明星,而是直接請客戶來拍攝;電視廣告有的不請明星,而是找來真正的客戶,旁邊還跟著一行小字「張小姐,27歲,銀行業(yè)務(wù)員」,說明了這位素人代言者的身份,然后由她來說:「我愛這個產(chǎn)品!」
但這顯然還不夠,廠商發(fā)現(xiàn),素人還可以更素!這些橋段還可以再更自然一點!觀眾對于電視上那個素人「張小姐」還是會有疑慮,她真的不是「串通」好的嗎?此外,廠商也天天在聽到社群媒體的偉大,透過廣告來知道,不如透過朋友來知道,不過,社群營銷不好找,那么,廠商就找來了比電視上的素人還「素」,但是又不是你的朋友的「超級素人」來作代言。
這些「超級素人」怎么找呢?
就是,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像這間廠商一樣,直接找到消費者,跟到家里,所產(chǎn)出的當(dāng)然是真正的素人代言人了!它連這一段過程都告訴了觀眾,瞧,我們真的是用GPS找到你家!
從這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機會,如果一間廠商必須要用這種方式才能找到素人,可見真正的素人真的很難找。那么,更有頭腦的營銷人員,除了也來想想可否用其他科技來讓你的營銷活動更出色,能否讓這個「找到素人」的工作,直接融到產(chǎn)品之中?
讓這個產(chǎn)品在使用的時候,你就知道某某人在用了?
當(dāng)然一般產(chǎn)品不可能,一定要搭配其他的事情。有的廠商讓消費者上網(wǎng)報名之后,還可以取得什么折價券的,但這些上網(wǎng)報名的消費者只是留下文字,且可能無法公開他們數(shù)據(jù),于是廠商只能秀出這邊是林先生,那邊是張小姐,非常不真實,沒有宣傳的效果?!副人厝诉€素的人」似乎還有可以發(fā)揮的空間?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相關(guān)網(wǎng)址: http://www.omo.com.br/
Credits:
Client:Omo Detergent
Promotions Agency:Bullet
Via: MR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