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語文:他的歌會讓你變得更沉默
>>一周語文>201115>2011-4-4-2011-4-10>
本周單字“特”,“特立獨行”的“特”。本周四,稱為搖滾樂“活化石”的歌手鮑勃-迪倫演唱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演。據北京晚報報道,演唱會時長兩小時,共演出“17首曲目,沒說一句話,沒有人們最耳熟能詳的《Blowin’ In The Wind》,但鮑老一曲口琴配唱的《Forever young》,給了人們一個肯定的答案:鮑勃-迪倫,永遠年輕。”
“這一場盛會中,朝圣者有之,補課者有之,附庸風雅者有之,湊熱鬧者也大有人在。但這并不足為怪。實際上,鮑勃-迪倫本身就是一個特立獨行、善于讓自己不斷變成陌生人的特殊家伙。”“他來了,就在你眼前彈著,唱著,滄桑的聲音里有酒,帶刀,這不比什么都重要?”記者王潤評價鮑勃-迪倫演唱會時這樣說。
樂評家張曉舟認為,“讀歌詞或者詩,仍然是‘迪倫小學’的必修課。”“迪倫的力量更多來自風馳電掣的公路,暴雨將至的街頭,燒焦的土地,腐爛的地下室。盡管我更愿意強調迪倫搖滾的肉身而不是詩人的王冠,但必須承認,迪倫的現場并不是尖叫,雀躍,狂歡的絕佳去處,沒準他的歌會讓你變得更沉默。”
本周三,環(huán)球時報刊發(fā)的一則社評亦為網間熱議。作家連岳發(fā)現,“環(huán)球時報評論員語文基礎太差,大批判文章竟然用‘特立獨行’這樣的褒義詞。”另有網友提示說,三月中旬,央視在一條譴責多國聯軍行動新聞專題中曾專門制作一則人物短片,標題為“特立獨行的卡扎菲”……這用的是“特例獨行”的本義還是衍生?難辨分明。
作為成語熟語,“特立獨行”典出西漢-戴圣《札記-儒行》:“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特,獨特,指保持高尚的品行,不隨波逐流。”據此,“特立獨行”近義詞為“獨善其身”,反義詞則是“隨波逐流”。而如果按照王小波在《一只特例獨行的豬》中的解釋,“特立獨行”之要義是:不是去設置別人的生活,而是“無視對生活的設置”……趕巧明天即王小波去世14周年紀念日,如果活著,他已年近花甲。
—————————————————————————————————————————
■ 沉默罪>>
語出導演胡淑芬本周一飯文,亦為本周飯否熱帖,其標簽被設定為“沉默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罪”:“在一個神秘的星球,有兩種沉默罪。當專制殘害你的同類時,你沉默,你對同類和你自己犯下了沉默罪;等到專制宣判了微笑有罪,哭泣有罪,鮮花有罪,吶喊有罪之后,它們接下來就會宣布,連沉默也有罪。”胡師此段文字以層遞修辭完成,具體說,屬層遞修辭中的“遞升修辭”……在本周不斷升級的粘稠焦灼中,胡師所謂令人絕望。
■ 寬帶再寬也通不過人心的窒塞>>
語出詩人刀爾登本周專欄文章,標題為“一網不撈魚”。刀文以說古開場,內涵豐饒,意象斑斕。文末刀師說:“接受事實是美德,捍衛(wèi)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也是美德?;蛟S區(qū)別只在于,不同的價值觀,包含的處理事實的方法不一樣。另外,有的價值觀,核心隱藏得很深,有的則到處是核心,舉動便致命,所以防線漫長,雷池廣大,未免令人手足無措矣。”“不管怎樣,寬帶再寬,也通不過人心的窒塞。拿勾股定理舉例,你告訴小學生,商高不過是偽托的人名,《周髀算經》并沒給出證明,小學生很容易接受,但你對上過大學的我講這樣的話,我非得和你拼了他的老命不可。”
■ 環(huán)首辦>>
來自媒體本周報道,據稱,此三字新詞全稱為“河北省加快環(huán)首都綠色經濟圈產業(yè)發(fā)展協調工作辦公室”之縮略語。將一個24字的名詞壓縮成3個字的名詞簡稱,與數量懸殊相映成趣的是幾乎無人可以復述其全稱。建議郭德綱在其門徒口齒訓練課上加入此詞之全稱記誦環(huán)節(jié),凡不能在三分鐘內復述“環(huán)首辦”全稱者一律淘汰。
■ 優(yōu)秀你媽逼成功你媽逼主義者>>
語出網友賈行家本周飯文:“我們成年前受到刺激最大的詞兒是‘優(yōu)秀’,成年后受到刺激最大的詞兒是‘成功’,所以我一直是個優(yōu)秀你媽逼成功你媽逼主義者。其實呢,人生態(tài)度也可以積極一些,舉個例子來說,泰國有位男拳手一心希望做個女人,他如今靠打拳攢夠了錢變成了女人,我覺得就是成功的”……賈師此段文字中的“優(yōu)秀你媽逼成功你媽逼主義者”采用了一種近似詭諧修辭法,嫁接粗口與“××主義者”,荒唐與犀利瞬間并置,別有新意。
■ page one>>
本周,著名書店品牌“Page One”的北京分店在國貿三期開業(yè)。“Page One”之新加坡本店有中文名,叫“葉壹堂”,而其臺北店、北京店均直呼英文名“Page One”。據北青報記者張玉洪報道,“近年來受網絡書店的沖擊,實體書店經營艱難。”可盡管如此,逆流而動的“Page One”除本周開業(yè)國貿店外,另外計劃“下半年在798藝術區(qū)附近開第二家分店”,并主要販售原版書。“Page One書店成立于1983年,總部在新加坡,是一家集書店(圖書零售)與出版、發(fā)行于一體的企業(yè)。目前,它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臺北和杭州共開設了十幾家零售書店”……在諸多新聞報道里,書店開業(yè)新聞原不值一提,不過,在核輻射油漲價尋人啟事滿天飛等繁多壞消息夾擊里,僅“Page One”都讓人心喜。
■ 存在可以何等安寧又何等深情>>
語出影評家衛(wèi)西諦本周博文,原題為“云之南散記”。在評價云之南紀錄影像展獲獎作品《阿仆大的守候》一片時,衛(wèi)師轉引評家張亞璇的話說:“它讓人看到,存在可以何等安寧,又何等深情,將愛及生死一起包容”。評價“守候”一片,衛(wèi)師說:“我心里的這部電影越來越好,這里面沒有任何事件,有的只有時間。尤其喜愛開場,阿仆大扛著樹、又放下來,說著也許把根砍了好搬一點。人和自然在一起,看得人很定。”
■ 恐艾癥>>
亦有“陰滋病”、“陰性艾滋病”、“自述陰性艾滋”等變異性稱呼。據本周媒體報道,“‘恐艾癥’即艾滋病恐懼癥,指一部分人群在強烈的恐懼狀態(tài)下,常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少患者認為,自己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卻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檢測不準確。”據悉,“恐艾癥”亦可細分為強迫、焦慮、逃避三種類型,算是一種典型的心疑癥”……趕巧,剝離艾滋病語境,本周另有一種“恐艾癥”不陰不陽,不過可以肯定,這另一類恐艾癥所恐之艾不是艾滋病的艾。
■ 當所有人都IN的時候我喜歡迪倫的OUT>>
語出作家王小峰本周博文,原文標題是“意義——迪倫演唱會觀感”。博文最后,王師寫到:“我估計明天媒體可能會大談特談迪倫中國行的意義。談吧,不把他上升到意義層面上會顯得沒水平。如果說真正的意義,我倒覺得,堅持傳統比他媽什么都有意義,迪倫的意義就是:即使你這個國家再現代化,即使你丟棄了傳統,撲向最時髦的東西,傳統還是有價值的。這一點你早忘了吧。當所有人都IN的時候,我喜歡迪倫的OUT。”
■ 明朝會>>
語出劇作家史航本周四微博:“今天凌晨,周海嬰先生過世了,他與深愛他的父親周樹人,天國相會了。在跑來跑去的海嬰面前,魯迅像是個安靜的鄉(xiāng)下老人。蕭紅這么回憶過。”史師在上個月初的微博中也曾寫過周海嬰:“海嬰每晚臨睡必向爸爸媽媽說:‘明朝會!’有一天,他站在樓梯口喊著:‘爸爸,明朝會!’魯迅先生那時正病的沉重,喉嚨里邊似乎有痰,回答的聲音很小,海嬰沒聽到,他就大聲地連串地喊起來:‘爸爸,明朝會……’魯迅先生掙扎著把頭抬起來才很大聲地說出:‘明朝會,明朝會。’說完了就咳嗽起來”……小海嬰當年說的“明朝”會就是本周四這個早晨?這位82歲的獨子去見他五十過半的父親時會說些什么?
■ 再不相愛就軟了>>
語出電影導演、作家彭浩翔本周飯文:“為表達我對吳虹飛的喜愛和個人之惡趣味,想把散文集叫做《再不相愛就軟了》,蘇靜你認為如何?”彭導提到的吳虹飛為跨界達人,身兼記者、歌手、作家多重身份,她的新書《再不相愛就老了》年初剛剛問世。
via: 黃集偉 孤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