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語文:我決定停止揶揄故宮12小時
>>一周語文>201121>2011-5-16-2011-5-22>
本周單字“私”,“私人”的“私”。本周一晚,某投資人在微博發(fā)表的一篇私奔告別信引發(fā)圍觀,各種仿寫翻寫隨之而來,“私奔體”迅速成為本周最熱文體。據(jù)作家宋石男推薦,有關“私奔體”,網間轉發(fā)最多的一則微博是這條:
“如果王琴是王功權初戀女友,這是一部韓??;如果王琴是他兒時玩伴,這是部倫理?。蝗绻跚偈桥蚴亲o士,這是日本片;如果王琴是個模特,這是部反腐教育片;如果王琴是外星人,這是部好萊塢大片;而現(xiàn)在如果他們在某景區(qū)現(xiàn)身,這是部廣告片”……這則微博的功能近似安徒生筆下的“皇帝的新裝”,不同是,小朋友發(fā)現(xiàn),“皇帝”現(xiàn)在也會寫微薄放煙霧湊熱鬧了。而詩人葉三發(fā)現(xiàn),這種群而哄之意淫狂歡般的“組團私奔”表面上看熱鬧喧嘩,可其實相當別扭,相當詭異,烏泱烏泱的,何“私”之有?
漢字“私”是個形聲字,《說文-禾部》描述說:“私,禾也,從禾,厶聲。本義為一種禾的名稱,后被借用為“厶”字,特指男女陰部,隨后,這一本義衍生出隱秘、秘密等義項:發(fā)生不正當男女關系是一種“私”,隱秘及一切不宜公開的事也是一種“私”,非官方是私,瞞天過海行賄也是私。辭書里,私字的衍生之意約近40條,不管是那一種衍生之意,“私”都與公共媒體、公眾環(huán)境、大眾狂歡之類格格不入……一個幾乎從未真正私過的國度,公又怎么可能公得四平八穩(wěn)、明媚開朗乃至生機勃勃?
————————————————————————————
■ 這是一個充滿了撒嬌感的招聘廣告貼>>
語出作家羅永浩本周微博:“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三周年了,給所有教師每人發(fā)了個iPad2,給所有公司同仁每人買了個iPodTouch,許岑說,抽煙休息的時候同事們有點緊張,“是不是快倒閉了?分點細軟就散伙了?” 我說,日,這幫家伙怎么搞的?分東西也有意見?—-這是一個充滿了撒嬌感的招聘廣告貼”……我發(fā)現(xiàn),這個坦率無比的自白本身也是撒嬌。就我觀察,就撒嬌語文來說,男性公民對這一文本的使用難度超過女性,其實要點在于潤物無聲的自嘲自解,就此而言,羅校長的撒嬌技法可謂渾然天成獨樹一幟。
■ 掃街嘴>>
語出作家陳曉卿本周博文,原文標題是“當掃街嘴遇見跨界達人”。“因為好吃不怕麻煩,總喜歡搜集各類小館子信息,時間長了,我有了“掃街嘴”的名號。很多人以為我對飯館了如指掌,其實我心里有數(shù),自己喜歡的是偏門兒小破館子,不講究環(huán)境服務,永遠屬于拾遺補缺的范疇。”
■ 亮刀子還是遞套子>>
語出《南方都市報》本周所刊評家樂天馬時評,上為標題。針對華中師大某教授“遭遇性侵犯女性應主動遞上避孕套”建議,樂師主張不能將對一個普遍性問題的討論直接嫁接于大部分以特殊形態(tài)呈現(xiàn)的危難情境:“萬一遇上性侵害,是亮刀子,還是遞套子,女人們,你們就自己看著辦吧。我們尊重你們的選擇!作為男人,我們無法及時保護好你們,但也不會以道德等名義,在你們遭到侵害的傷口上撒鹽。”
■ 官場安慰獎>>
來自東方早報評論家魯寧周一時評,原文標題是“連遮羞都不再顧及的‘官場安慰獎’”。針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近有6名干部提拔、免職、退休同日生效的所謂“三同兒戲”,魯文認為僅“官場安慰獎”這個6字命名本身即含揶揄,而它本身也是對官場語文的一種細化鑒定:“向行將退休而升官無望的‘高齡官員’頒發(fā)一份‘官場安慰獎,早已成為不少地方官場內部用利益贖買權力的一種常態(tài)。”依魯文見解,官場語文中官職之類大致可分為“實職”“非實職”兩類,尤其諸如“正副巡視員”“正副調研員”“正副協(xié)理員”之類的虛職,多半即所謂“在位狀態(tài)下的過渡性安慰獎”。“雖‘某某員’之類缺乏實權,但卻也實惠。官帽兒放大半圈,退休前、退休后的待遇也相應放大半圈,此乃實惠后半生,或曰待遇終身伴。”
■ 為了紀念這一天我決定停止揶揄故宮12小時>>
語出學者楊早本周三微博:“小巴辣子終于在自己周歲生日前,學會了喊‘爸爸’,以及作揖表示‘謝謝’。為了紀念這一天,我決定停止揶揄故宮12小時。”
■ 故宮自撼>>
語出評家蘇文洋本周四時評,原文標題為《故宮自“撼”國寶安全該當何責?》。蘇文自故宮近日多起“事故”說起,最終聯(lián)想至更為致命的國寶安全。一個接連陷入“失盜門”“撼字門”“會所門”“內鬼門”事端的國家級文化機構,這樣的聯(lián)想不僅順理成章,而且也將促成“故宮自撼”4字成為2011年度新成語之一……其“自撼”生成的恥感正如一位網友的總結:失守失語失明,丟物丟人丟魂。
■ 謝謝你們成為這個不同尋常夜晚的一部分>>
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本周二,在錄制“奧普拉-溫弗瑞脫口秀”最后一場節(jié)目現(xiàn)場,“面對臺下大約1.3萬名觀眾,她情緒激動:“我感受到愛,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成為這個不同尋常夜晚的一部分……你們使我們能夠堅持25年。”自1986年開播至今,“溫弗瑞脫口秀”一直是美國最為著名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其影響力遍及全球。下周三,播完謝幕版,這個持續(xù)播放了25年的談話節(jié)目將與觀眾告別。
■ 人渣濃度>>
語出評家推林時評,原文標題是“唐駿的成功是整個中國的失敗”。時評中,推林先生發(fā)明了“人渣濃度”這個極富想象空間的新詞:“唐駿可以站在高校的講臺上,應該不光是唐駿自己的問題,更多的是高校的問題,唐駿能有多“成功”,實際上是由中國的人渣濃度來決定的”……推林先生嘲笑“人渣濃度”時“笑得腹肌都快練出來了”。在我看,這種嘲笑極富感染力,同時,它也是一種極好的警示:當“人渣光環(huán)”普照大地你我實在躲不開,至少帶上那副防輻射的太陽鏡吧。
■ 淫于鮑魚之肆的公權力的怡然自得>>
語出評家周俊生本周專欄,原文標題是:“故宮這面錦旗穿越了‘三重門’”。周師仔細挑剔“故宮錦旗”背后的三重門,三重悲哀,三重鏡像:“一面有錯字的錦旗高高飄揚在我們的眼前,它既表現(xiàn)了文化的淪落,也表現(xiàn)了權力的顢頇,還反映出浸淫于“鮑魚之肆”的公權力的怡然自得。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找出內因與外因,故宮送出的這面錦旗,正是光怪陸離社會的一個濃縮的鏡像。”
■ 抗拍性>>
語出作家嚴歌苓。為新作《金陵十三釵》出版接受記者南都記者采訪,嚴老師說,“雖然我的小說都被改編成電影電視,但那不是我的初衷,以后我要寫一些抗拍性強的作品”……據(jù)嚴老師說,“抗拍性”一詞最早源自記者丁楊。這是個難得的好詞,不過,無論是“抗拍”還是“抗拆”,勇氣為要。
■ 我總是不能投入總想笑場乃至逃離>>
語出作家狗子《新世紀》周刊本周專欄文章,原題是“局外人被攪局”。狗子從不習慣喊爸爸媽媽這個稱謂語下筆,寫到自己存于當下?lián)]之不去的抽離感:“我想,我就是所謂的‘局外人’吧。從小到大,無論多么莊重的場合,我總是不能投入,總想笑場,乃至逃離。”
■ 萌點>>
語出作家毛尖新近專欄文章,上為標題。在近年愈見嘻哈之風的敘述中,毛師不僅給出了她對網絡熟詞“萌”的特別解釋,還不無傷感地哀憐流行文化“露點走到萌點”后給人的憋屈與無奈。“一天,豬對熊說:‘你猜我口袋里有幾塊糖?’ 熊說:‘猜對了你給我吃嗎?’豬肯定地點點頭:‘嗯,猜對了兩塊都給你!’ 熊咽了咽口水說:‘我猜有五塊’”……比大部分關于萌定義更富前瞻性的是,毛師給出了萌文化暗淡悲涼的未來指向:“看上去我們的視覺倫理環(huán)保了綠色了,其實是我們衰敗了不舉了,尤其這種萌美學被到處用到老人身上,被用到硬漢身上。當年,殺手里昂進進出出帶盆花,現(xiàn)在,所有的里昂還有里昂的爹媽,都帶著一盆花。”
■ 感覺像是去了一趟新聞聯(lián)播>>
語出學者劉瑜本周二微博:“從重慶某縣出差回來,感覺象是去了一趟新聞聯(lián)播。”
■ 09132366L>>
來自美聯(lián)社本周四的報道,報道說,紐約賴克斯島監(jiān)獄的獄警本周正采取異乎尋常的措施,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在獄中不受傷害。“作為未判決囚犯,卡恩不必穿囚服。他在囚室里可以穿自己的衣服,但有兩個例外:首先,他不能穿自己的鞋子,所有犯人都必須穿監(jiān)獄發(fā)放的輕便運動鞋;其次,在見訪客時,他必須脫掉自己衣服,換上灰色的連衫褲,這種特制的服裝沒有口袋或其他可以藏匿違禁物品的地方……卡恩的紐約州刑事司法體系代碼為09132366L。”
via 黃集偉 孤島客